歡迎參觀臺大校園
1770年前後 清乾隆三十五年
林氏古厝
1806年 清嘉慶十一年
芳蘭大厝,芳蘭三塊厝
1914年 大正三年
公共埤圳瑠公圳組合
1921年 大正四年
欒樹道
1923年 大正十二年
林學教室(專門部)
1924年 大正十三年
化學教室(今農業化學系實驗室)
1925年 大正十四年
農學教室(專門部)
1924~25年 大正十三~十四年
第一農場(含舊高等農林作業室)
1926年 昭和元年
理農學部及專門部本館(今行政大樓)
1928年 昭和三年
理農學部假教室
1928年 昭和三年
臺北高等農林學校學寮(躬稼寮)
1928年10月2日 昭和三年
文政學部研究室
1929年3月 昭和四年
理農學部學生控室
1929年4月 昭和四年
文政學部校舍及事務室(今文學院)
1929年11月 昭和四年
圖書館事務室(今舊總圖書館(校史館))
1930年 昭和五年
校園圍牆(含裏門)
1930年3月 昭和五年
體育場地
1930年9月 昭和五年
農學教室
1930年12月 昭和五年
生物學教室
1931年 昭和六年
表門守衛室
1931年3月31日 昭和六年
腊葉館
1931年3月22日 昭和六年
農產製造工場
1931年5月3日 昭和六年
理化學教室
1931年5月3日 昭和六年
化學教室
1931年9月10日 昭和六年
書庫及閱覽室
1931年11月10日 昭和六年
生物學教室附屬硝子室
1932年 昭和七年
椰林大道
1932年3月 昭和七年
農學教室附屬硝子室
1932年12月 昭和七年
肥料試驗室及附屬硝子室
1933年4月15日 昭和八年
文政學部心理學教室
1934年4月25日 昭和九年
文政學部土俗學人種學教室
1934年4月25日 昭和九年
氣象學教室
1935年4月10日 昭和十年
農業工學及數學教室
1936年4月15日 昭和十一年
昆蟲學及養蠶學教室
1936年12月 昭和十一年
專門部林學實驗室
1937年7月 昭和十二年
畜產學教室
1942年 昭和十七年
一號線特種道路(堀川)
1943年10月10日 昭和十八年
機械工程館
1952年 民國41年
普通教室(第一代)
1952年 民國四十一年
化學館
1954年 民國四十三年
家畜醫院及附屬設施區
1955年 民國四十四年
土木系館

國立臺灣大學校總區(今臺北公館)跨越兩百年的時空,從清代早期移民開墾,至日治時期「總督府農林專門學校」(西元1919年)開始,歷經改稱「臺灣總督府高等農林學校」(西元1922年),再改稱「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農林學校」(西元1927年),隨後併入「臺北帝國大學」(西元1928年),最終在戰後改制為「國立臺灣大學」。

其中有許多變與不變,精彩豐富的歷史在臺大校園留下許多軌跡。就讓我們乘著時光機,來一場臺灣大學校園建築變遷之旅。

本站此階段摘錄展示1770s年至1950s年的臺大校區建築變遷,歡迎往下滾動時間軸觀賞。

龜山

原先位於今本校管理學院二號館中庭的一座小山丘名為龜山,組成為公館凝灰岩,為「中新世」海底火山噴發活動的產物,公館是此一地層的標準產地,1930年由巿川雄一予以命名。於清乾隆年間林氏一族於此興建「林氏古宅」開始定居形成聚落,該聚落後來隸屬於「原為臺北市古亭區農場里八鄰)」(今屬大安區學府里)。

龜山聚落周圍土地於1987年(民國七十六年)以當期的公告現值被國立臺灣大學進行徵收,但因相關補償問題與部分居民並未得到共識,因此直到1994年4月30日在市府配合下進行強制拆遷,該基地成為現今臺大管理學院二號館、第二學生活動中心及尊賢會館。

林氏古厝後方的龜山山坡早期有一小廟,供奉著土地公,為當時聚落的信仰。後續因廟宇毀壞才移至龜山山腳下,於1969年新建的廟宇取名為「福德宮」,位置坐落於現在尊賢會館東北側。福德宮因尊賢會館的興建,而進行拆除,原廟宇內的神像今日則安放於2007年興建的「伯公亭」,位置於原先福德宮的南側,也就是今尊賢會館東側。

照片說明:照片中羅斯福路旁的小山丘為龜山,而當時龜山聚落多半以拆遷完畢。
照片來源:臺大校園規劃小組

林氏古厝

興建年代:約1770年前後(乾隆三十五年)

於清乾隆年間,由林臣仲、林臣田兄弟合建,並成立名為「林永利」的公司,作為早期移墾的據點,年代甚至比芳蘭山下的芳蘭大厝還早。林氏古厝平面呈兩落四護室式,正面入口為凹壽式,最大的特色是內護室屋頂凸出於門廳之上,略如歇山式,採燕尾式屋脊。此做法常見於福建安溪、南安一帶,也是安溪墾民活躍於公館的證據之一。

此外,林氏古厝循「面水背山」方位營構,宅邸背後為一小山丘-「龜山」,面著原「霧裡薛圳」的圳道,此營構方式也同相近年代興見的「芳蘭大厝」,背著「芳蘭山」,面向「瑠公圳」。林氏一族於清乾隆年間在此定居,並發展成聚落,該聚落信仰中心為一土地公廟「福德宮」。

林氏古厝連同建築及周遭土地於1987年被國立臺灣大學徵收,而林氏古厝更隨周遭聚落於1994年被強制拆遷,連帶後方「龜山」也被剷平。

福德宮後因本校尊賢會館興建面臨拆除,但為保留和尊重原先住民的信仰中心以及感念早期聚落住戶,後於尊賢會館旁興建「伯公亭」。現今伯公亭附近可以看到龜山剷平後的公館凝灰岩石頭塊及亭內原福德宮裡的神祉,而原福德宮的早期籤詩板目前則存放於臺大檔案館展示。

林氏古宅周遭聚落拆除以及龜山剷平後,成為現今管理學院二號館以及第二學生活動中心,今日本校管理學院師生以及學生社團活動得以蓬勃發展,皆需要感念過往在此居住的先民以及當初處理土地徵收的人員!


引用及參考資料:
1. 臺灣古蹟學習資料庫網站

切換地圖顯示區域

芳蘭大厝(芳蘭三塊厝)

興建年代:1806年(清嘉慶十一年)

文化資產身分:直轄市定古蹟(1999年06月29日公告)

清嘉慶十一年(1806年)由芳蘭陳家渡臺祖師陳振師所建,芳蘭大厝是當時下內埔庄屈指可數的農家大院。正廳呈「凹壽」式,兩側有護龍,形成三合院的格局。芳蘭大厝正身屋脊有極為精緻的剪黏裝飾作品,其餘增建空間與附屬空間之屋脊,並無多餘的裝飾語彙。本校於2017年2月完成屋頂整修,整修過程發現芳蘭大厝上建材除中國清代時期工法外,更有日治時期的TR紅磚,判斷芳蘭大厝於興建後仍有一定幅度的整修,因此可以看到不同時代的建材痕跡。

陳振師時常捐助弱勢,並安葬無人收埋的屍體,深得地方人士敬重,芳蘭山一帶也遂在日治時期規劃為公墓,形成今日所見滿山墳墓的地景。後陳振師養子陳朝來於光緒2年(1876年)在芳蘭大厝旁興建義芳居。亦為三合院,屋脊的燕尾、精心雕飾的凹壽與山牆,背芳蘭山坐望觀音山尖峰,較芳蘭大厝更為氣派。後子孫更多不敷居住,其陳朝來的四個兒子於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於義芳居對面建玉芳居(今臺大男七舍),屋頂亦採硬山式兩對燕尾。芳蘭大厝、義芳居及玉芳居,並稱『芳蘭三塊厝』。

據國分直一於1944年的調查,義芳居與玉芳居皆著重武裝防禦,除重重竹籬圈圍,外護龍右端還設有銃櫃、外牆四周部有二十多個銃眼。這反映出臺北拓墾時期頻繁械鬥之下,散居村民擁武力以自保的現象。目前三塊厝僅存兩塊,玉芳居已被拆除,殘留土墼目前位於臺大男七舍靠芳蘭路的中庭。

芳蘭大厝於1988年隨著周遭土地徵收成為臺大校地,建築周遭土地成為臺大農學相關研究的用地,芳蘭大厝成為臺大所管理的古蹟之一。200年前陳振師於此處開墾農田,不僅造福當時的鄉里,周遭的田地更成為日後日治時期臺北高等農林學校、臺北帝國大學以及現今臺大在農學研究方面良好的基礎,可說是協助臺大校園發展的功臣!


引用及參考資料:
1. 劉子銘、楊松翰、蔡明達、劉建甫。2010。Hi!NTU解讀臺大的82個密碼。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64頁。
2. 薛琴建築師事務所。2014。國立臺灣大學市定古蹟芳蘭大厝調查研究計畫。國立臺灣大學。242頁。

切換地圖顯示區域

公共埤圳瑠公圳組合

臺灣總督府於1901(明治34)年頒布〈臺灣公共圳埤規則〉,瑠公圳及霧裡薛圳皆被認定為公共埤圳,後續於1914年將霧裡薛圳等公共埤圳整併入瑠公圳為「公共埤圳瑠公圳組合」,該組織於1923年解散改組為「瑠公水利組合」。在今公館區域中,原始霧裡薛圳成為該組合之第一幹線,原始瑠公圳主幹線則為第二幹線,該組合之大安支線成為日後臺北帝國大學校區東側邊界。

欒樹道

欒樹道於日治時期即是總督府臺北高等農林學校教室區至學生宿舍(躬稼寮)之間的主要幹道,當時的臺北高農校門也興建於此。

照片來源:臺大圖書館特藏組

林學教室(專門部)

興建年代:1923 年(大正十二年)

原為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農林學校的林學教室(亦稱南講堂),為木造二層樓的建築。1928年臺北帝國大學成立後,臺北高等農林學校被併入為農林專門部,該建築改稱「農林專門部林學教室」,主要做為林學相關課程使用。

戰後初期為工學院工業化學系館舍(後改名為化學工程學系),後於1964年改稱為「七號館」並借予「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做為「美國各大學中國語文聯合研習所」使用,一般稱為「史丹佛中心」(今「國際華語研習所」前身)。

該建築後來被拆除做為本校「共同教學館」基地,共同教學館於1984年興建完成,至今仍保留當時林學教室南邊三棵琉球松(共同三松)及北側的蒲葵樹列。

化學教室(今農業化學系實驗室)

興建年代:1924年(大正十三年)

文化資產身分:臺北市府文化局列冊追蹤(2019年01月08日公告)

原為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農林學校的化學教室(亦稱化學講堂),為紅磚造一層樓的建築,南側還設有瓦斯槽一座(後被拆除僅留基座於今集萃樓旁)。戰後初期為「理學院化學系及農業化學實驗室」共同使用,後來在不同時期經歷「化學研究室」、「農業化學系實驗室及教務處註冊組成績股辦公室」等單位使用,直到今行政大樓擴建區域完成,教務處註冊組成績股辦公室搬走後才成為「農業化學系實驗室」,現今建築西側為是農化系及生化科技系的實驗室,東側則是洗衣部、理髮部、大陸社。

該建築北面靠西側磚牆上留有二戰時期的彈孔痕跡,南側走廊部份曾有一佈告欄,推測應為當時成績股辦公室公佈學生考試成績的地方,此外建築南側也保留日治時期種植的蒲葵樹樹列。

農學教室(專門部)

興建年代:1925 年(大正十四年)

原為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農林學校的農學教室(亦稱北講堂),為木造二層樓的建築。1928年臺北帝國大學成立後,臺北高等農林學校被併入為農林專門部,該建築改稱「農林專門部農學教室」,主要做為農學相關課程使用。戰後初期為工學院土木及電機工程系館舍(兩系共用),後於1960年後為「農經系」及「視聽中心」(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使用美援所成立之單位)使用。1964年改稱為「六號館」,並作為臨時教室及視聽中心使用。

視聽中心後因農復會補助中止而被裁撤,因此於1965年後六號館就成為臨時教室使用。該建築於1984年被拆除,作為日後農業綜合大樓的基地使用。同其他臺北高等農林時期建築物,現今農業綜合大樓仍保留當時農學教室南側的蒲葵樹列。

切換地圖顯示區域

第一農場與舊高等農林作業室

設立年代:1924~25年(大正十三~十四年)

文化資產身分:

第一農場辦公室及工作室-臺北市府文化局列冊追蹤
(2019年01月08日公告)
舊高等農林作業室-直轄市定古蹟
(2009年07月28日公告)

第一農場設立於1924年,今國立臺灣大學校總區農場的前身,便是臺北高等農林學校實習農場,又稱為第一農場。為支援教學實習的需要,早在農林學校成立之初,即收購富田町跟芳蘭山腳下的內埔農地作為研究用途。作為臺灣最早的農學教育實驗場所,蓬萊米的培育和農畜產的改良與推廣,使臺大農場在日治時期至戰後臺灣的農業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雖用以灌溉的瑠公圳支流已半乾涸,臺大農場卻仍保有創建時的田區規劃和聚落分布。

1925年,原臺北高等農林作業室(今磯永吉紀念室,俗稱磯小屋)落成,是臺大現存古老的建築之一,留下蓬萊米之父磯永吉教授大量農業研究器材、書籍文件與用具,頗具研究價值。磯小屋迄今超過九十年,與臺大農場持續見證臺灣農業科技發展的歷史。


引用及參考資料:
1. 劉子銘、楊松翰、蔡明達、劉建甫。2010。Hi!NTU解讀臺大的82個密碼。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64頁。

切換地圖顯示區域

理農學部及專門部本館(今行政大樓)

興建年代:1926年(大正十五年)

文化資產身分:直轄市定古蹟
(1998年03月25日公告)

落成於大正十五年(西元1926年),相對椰林大道兩側其他建築,其仿後文藝復興式的設計、紅磚黑瓦灰牆配色,相當具有標誌性。最早作為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農林學校(今國立中興大學前身)的「本館」建築(校級行政中心),並以東側長廊與臺北高農建築群(化學教室[今農化系實驗室]、林學教室[原址為今共同教學館]及農學教室[原址為今農業綜合大樓])相連接。建築中央南側原有一出入口對著現今第一會議室(原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學生控室),於戰後國立臺灣大學時期興建樓梯及廁所時封起。而於1970-1971年,由陳其寬建築師事務所負責東、西、南三側的增建,成為今日臺大行政大樓的樣貌。

1928年臺北帝大成立後,該建築改為「理農學部及農林專門部本館」,戰後初期為「臺大校本部及理工農三學院辦公室」,後期稱為「辦公大樓」,「行政大樓」為現今的稱呼。臺北帝大原規劃另興建獨棟行政空間(基地為今日興建中的人文館),卻因創校初期以教室優先,戰時物資缺乏等原因,一直延宕至二戰結束。

行政大樓結構兩翼對稱,正面點綴以科林斯式(Corinthian order)立柱、象徵權力的束棒(fasces)與裝飾性的楔石(keystone),展現古希臘、羅馬式的莊重與華麗。外牆採用「清水磚」,具典雅、樸實的質感,據傳此批磚是當年臺、日間航運使用之艙底壓箱磚,但真實性尚待考證。

日治時期1899年起,各級學校皆須保管天皇夫婦的玉照與教育敕令謄本,行政大樓成為存放之地「御真影奉安所(殿)」(今一樓聯合服務中心),學生經過嚴禁喧嘩,師長經過行禮致敬。在1944年末的臺北大空襲中,臺北帝大也是盟軍轟炸目標,行政大樓後方農化系實驗室牆上,還能看見殘存的彈孔。

1949年「四六事件」爆發後不久,臺灣進入戒嚴時期,在黨化教育的方針下,校內設有中國國民黨知識青年黨部,當時「中國國民黨北區知識青年第一黨部」即設立於臺大。於行政大樓的訓導處(學生事務處前身)的課外活動組老書桌中,都能找到當時北知青第一黨部的圓戳章。

行政大樓在經歷日治時期臺北高農、臺北帝大,以至於戰後的臺灣大學一直都是學校的行政中樞,見證不同時代的變遷,反映臺灣經歷殖民統治、高等教育創立、二戰烽火、戰後臺灣政治社會動盪以及今日民主化蓬勃發展的校園!


引用及參考資料:
1. 劉子銘、楊松翰、蔡明達、劉建甫。2010。Hi!NTU解讀臺大的82個密碼。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64頁。
2. 夏鑄九。2010。夏鑄九的臺大校園時空漫步。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182頁。
3. 陳翠蓮、李鎧揚。2017。四六事件與臺灣大學。國立臺灣大學。303頁。

理農學部假教室

興建年代:1928年(昭和三年)前

該建築坐落於臺北帝國大學當時椰林大道的終端,位置約今日四號館東段北側,為理農學部的臨時教室,是一層樓木造回字型的建築物,於1935年改成為「假教室」(即臨時教室)。

該建築在戰後初期拆除,椰林大道就此再向東延伸,從原先400公尺延伸至今600公尺。


引用及參考資料:
1. 劉子銘、楊松翰、蔡明達、劉建甫。2010。Hi!NTU解讀臺大的82個密碼。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64頁。

切換地圖顯示區域

臺北高等農林學校學寮(躬稼寮)

興建年代:1928年(昭和三年)前完工

1919年日本政府依臺灣教育令設立「總督府農林專門學校」,後於1922年升格更名為「總督府高等農林學校」,並搬移校舍至富田町(今本校校總區)。而於1927年更名為「總督府臺北高等農林學校」,並在1928年併入臺北帝國大學成為「附屬農林專門部」。

該建築為原臺北高等農林學校學寮,後成為臺北帝大附屬農林專門部學寮,提供給專門部學生住宿使用。此外,該學寮名稱為「躬稼寮」,由學寮名反映該學校與農業密不可分之關係。

該建築及周遭區域於戰後並沒有劃入本校管理範圍,目前建物皆已被拆除,原址現為「國防部空軍作戰指揮部」。

切換地圖顯示區域

文政學部研究室(今樂學館)

興建年代:1928 年(昭和三年)

文政學部研究室為當時臺北帝國大學校園椰林大道以北文政學部區域的第一棟建築物,建物北側的灣窗(bay window)極富特色,有助於採光。戶外一片樹林與草坪顯得寧靜而自在。

該建築戰後歷經許多單位的使用,戰後初期為圖書館;1964年開始為本校夜間部(進修推廣學院前身)及教務處講義組辦公室使用;1976年開始由夜間部及本校三民主義研究所(國家發展研究所前身)使用;1984年由夜間部單獨使用。

目前該建築更名為「樂學館」,並由本校文學院「音樂學研究所、藝術史研究所、語言學研究所」所使用。


引用及參考資料:
1. 國立臺灣大學校園地圖網站

理農學部學生控室(今第一會議室)

興建年代:1929年(昭和4年)

文化資產身分:臺北市府文化局列冊追蹤(2019年01月08日公告)

為臺北帝大時期的「理農學部學生控室」,意思為學生休息室,相當現今的學生交誼廳。由於臺北帝大的學寮(學生宿舍)躬稼寮位於蟾蜍山腳下(現今昆蟲館東側的空軍指揮部),學生控室可提供學生在校園內有一休息之場域,免除學生來往於學寮與校園之辛苦。此外,臺北帝大農林專門部曾在這裡舉行過畢業典禮。

本棟建築雖然於臺北帝國大學時期落成,但整體建築風格與原臺北高等農林學校建築 (今第一行政大樓北棟古蹟側、農化系實驗室) 建築風格相近,建築外觀主體以紅磚為主,屋頂以黑瓦為主。建築內部,天花板為木頭、鋼構桁架組成,內部空間以七道拱門區隔出活動區域及準備區域。臺北帝大轉制為臺灣大學的初期 1947 年,把學生控室改建成食堂。1960年代此處變更為福利社,販賣各種生活用品及食品餐點,直到 1980 年代此處才改成現今的「第一會議室」。

該棟建築主入口於臺北帝大時期是在東側,並與周遭臺北高農時期建築以中央長廊相連。第一行政大樓於1970-1971增建時,曾規劃將第一會議室入口改成南側兩邊進入,但後續又將南側入口封住,將主要入口改為西側的長廊,也就是今日的主要入口。

第一會議室於2017年內部重新整修,將1980年代加裝的天花板等設施拆除或更新,重現原始內部天花的木頭及鋼構桁架,並添購相關場地設備,目前為校內各種重要儀典及大型會議的舉辦場所。

文政學部校舍及事務室(今文學院)

興建年代:1929年(昭和4年)

文化資產身分:直轄市定古蹟 (1998年03月25日公告)

本校椰林大道上臺北帝國大學建築群中,充分嶄露時代特色的,可說非文學院莫屬。佇立在文學院前,鮮明的建築語彙頓然躍入眼簾:山牆、拱窗、日式屋瓦、斜屋頂、入口突出二重三組連續拱圈的露臺跟門廊車寄、少量且簡約洗石子圖徽裝飾、筋面磁磚(俗稱十三溝面磚)等,為臺北帝大仿羅馬風格的折衷主義(eclecticism)建築群中的代表作。

該建築於1929年興建前棟部分,並於1933年及1934年擴建後棟部分,為文政學部心理學教室(今本校理學院心理學系前身)及文政學部土俗人種學教室(今本校文學院人類學系前身)。

建築內部的南向走廊為的是符合亞熱帶的氣候要求,於冬日背對東北季風,於夏日引入東南季風,阻隔炙熱的暑氣,收納冬日和煦的陽光。進入玄關後可看到明亮挑高的梯廳堂皇,為臺北帝大建築群中最精緻優雅的內部陳設。整體設計反映出當時對於臺北帝國大學在人文領域上以臺灣為中心研究華南及南洋的重視及決心。


引用及參考資料:
1. 劉子銘、楊松翰、蔡明達、劉建甫。2010。Hi!NTU解讀臺大的82個密碼。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64頁。
2. 夏鑄九。2010。夏鑄九的臺大校園時空漫步。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183頁。

圖書館事務室(今舊總圖書館(校史館))

興建年代:1929年(昭和4年)
文化資產身分:直轄市定古蹟 (1998年03月25日公告)


該建築自臺北帝國大學1929年完工至國立臺灣大學1998年這段期間皆做為這所大學的心臟-『圖書館』功能所使用,收納存放許多珍貴的書籍,以供這所大學的學術研究,培養無數的學者及莘莘學子。

圖書館事務室(前棟)1929年完工後,書庫及閱覽室(後棟)於1931年完工。而戰後經歷三次增建,第一次為後棟東西側增建 (1956年完工)、第二次為前棟事務室東側增建(1972年完工),由張昌華建築師設計與監造、第三次為前棟事務室西側增建(1982年完工),由李瑞昆建築師設計與監造。該建築於1929年經歷五個階段的興築、增建至今日的規模。

舊總圖書館與椰林大道上臺北帝大時期仿羅馬風格的折衷主義(eclecticism)建築群相似,都有著鮮明的建築語彙:山牆、拱窗、日式屋瓦、斜屋頂、入口三道連續拱圈的門廊、筋面磁磚(俗稱十三溝面磚)等。其中作為圖書館的門面-「玄關」最為細緻,玄關設有磨石子地坪、牆面基礎與踏階採用安山岩、牆面鋪貼北投產的磁磚、正立面設有三道連續拱圈開口,表面以沙岩雕刻愛奧尼克柱式、線角與三角幾何形裝修。

1998年新圖書館落成後,舊總圖書館閱覽及藏書等功能移轉至新圖書館內,僅留下部分空間仍做藏書使用。而其餘空間皆為日文系、戲劇系、國科會人文中心等教學研究空間,後棟二樓原先閱覽室則為戲劇系創系初期的古蹟劇場。

2005年陳維昭校長為凝聚全校師生與校友的向心力,同時對校外人士介紹學校歷史,將後棟二樓閱覽室規劃為校史館,原戲劇系古蹟劇場則遷至鹿鳴館二樓。於2010年後棟西側設立人類學博物館。目前該棟建築為文學院、出版中心書店、校史館與人類學博物館所使用。


引用及參考資料:
1. 劉子銘、楊松翰、蔡明達、劉建甫。2010。Hi!NTU解讀臺大的82個密碼。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64頁。
2. 國立臺灣大學市定古蹟原帝大校舍-舊圖書館修復或再利用計畫。

校園圍牆(含裏門)

正式界定校園與周遭農田、民房之界線,從臺北帝大空照圖可以看到校園圍牆之輪廓。

照片來源:臺大圖書館特藏組

體育場地

早在臺北帝大時期,體育場地就坐落在校園北邊,直至今日都是校園重要體育活動的發生地點。

照片來源:臺北帝國大學繪葉書

農學教室

興建年代:1930年(昭和五年)
文化資產身分:臺北市府文化局列冊追蹤(2019年01月08日公告)


落成於昭和五年(1930年),同為臺北帝國大學其他早期的鋼筋混凝土(RC)建物群的一棟。此批建築採仿羅馬風格的折衷主義(eclecticism),外牆貼有褐色的筋面磁磚(俗稱十三溝面磚),較為特別的是這棟建築物缺少山牆的建築語彙。此外,於昭和六年(1931年)東側興築農學教室附屬硝子室(今園藝學系溫室),並築一長廊將兩棟建築相連接。

落成初期為農學教室,主要提供農學、熱帶農學四個講座使用,並於1939年開始稱作為「理農學部四號館」。戰後初期第一講座農業經濟學改制為農業經濟學系、第二講座園藝學改制為園藝學系(今園藝暨景觀學系)、第三講座作物學及第四講座育種學改制為農藝學系,因此初期四號館由三個學系共同使用,直到1963年農經系館(原洞洞館三合院之一,今人文館興建基地)及1979年農藝館完工,其餘兩系搬遷後,該館舍才成為園藝暨景觀學系單一系所使用。


引用及參考資料:
1. 劉子銘、楊松翰、蔡明達、劉建甫。2010。Hi!NTU解讀臺大的82個密碼。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64頁。
2. 國立臺灣大學農藝學系網站-系史沿革
3. 臺灣大學文學院洞洞館數位化記錄網站

生物學教室

興建年代:1930年(昭和五年)
文化資產身分:臺北市府文化局列冊追蹤(2019年01月08日公告)

該建築原為臺北帝國大學的生物學教室,一、二樓的東、西側分作植物學和動物學講座使用,三樓則是植物病理學講座使用。於1939年開始稱作為「理農學部一號館」,戰後初期稱為「理學院一號館」,之後被稱為「一號館」至今。

在建築設計上,有別於文學院等建築,一號館以左右側廊取代中央門廊,使不同單位出入時的動線互不干擾。但為維持與周邊建物的諧調性,正立面中央仍保有山牆與拱窗等元素。於1931年(昭和六年)在建築南側設立「生物學教室附屬硝子室」(即溫室),作為該研究使用之溫室,至今仍完好保留。

直至1998年,動、植物系各自遷出至新落成的系館,戲劇系所才遷入一樓使用,其餘部分則由植物病理與微生物學系(原植物病理學講座)使用。今天館內教室仍留有日治時期的樣貌,包含實驗用的大水槽及階梯大教室。但一度放滿走廊的標本,已於1999年後,陸續移置新落成的生命科學館內,並於動物博物館進行展示。


引用及參考資料:
1. 劉子銘、楊松翰、蔡明達、劉建甫。2010。Hi!NTU解讀臺大的82個密碼。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64頁。

表門守衛室(今正門口警衛室)

興建年代:1931年
文化資產身分:直轄市定古蹟(1998年05月04日公告)


現今國立臺灣大學的正門為臺北帝國大學時期建造的「表門守衛室」,為守衛室以及左右兩側的門,左右兩側門的配置皆為中央的車道出入口以及兩側的行人出入口。「中間車道,兩側人行道」這樣的校門配置多見於日治時期多數學校校門的設計,例如城中校區醫學院區域及徐州路原社科院校區。

與其他臺北帝大時期建築一樣表門守衛室同樣為RC結構,並貼著北投產磁磚。此外兩側出入口的門柱上有典雅的燈座,並搭配臺灣本土唭哩岸石材。原始設計中兩側車道鑄鐵門樣式為連續的弧線上端,中央的圓弧線交疊的幾何圖樣,呈現典雅風格。但戰後兩側車道大門改為上端尖刺,帶有較肅殺的氛圍。

校門口的前庭,不只是一個實體空間,也是臺大與社會互動的窗口。在早期臺灣戒嚴時期就是個「開放」空間,讓許多黨外人士做為發表政見的首選之地。也是校內學生許多抗議、發聲活動的地點,如1986年臺大大學新聞社「自由之愛演講會-我們要一個言論自由的校園」就於此舉辦。後來校方起造圍牆、布置苗圃,降低廣場的開放性,讓公開活動不易進行。直到2004年才動工恢復早期廣場原貌,並重新命名為「大學廣場」,直至今日該廣場在校園發生重大議題時,仍是校內外師生、校友聚集發聲的地點,表現臺大自由多元的一面。


引用及參考資料:
1. 劉子銘、楊松翰、蔡明達、劉建甫。2010。Hi!NTU解讀臺大的82個密碼。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64頁。

腊葉館(今植物標本館)

興建年代:1929年(昭和四年)

建於1929年,原為臺北帝國大學腊葉館,位於一號館東側後方,同其他臺北帝國大學建築群為仿羅馬風格的折衷主義(eclecticism)二層樓建築。今建築南北側區域則為1963年完成的增建區域,當時負責增建為楊卓成建築師所帶領的和睦建築師事務所,其最有名的作品為今日的中正紀念堂,而在校內最有名的則為舊體育館。

旁邊「生物學教室附屬硝子室」(即溫室)於昭和六年(1931)竣工,是臺北帝大首批完工使用的溫室。腊葉館開口不直接面對校內道路,而是面向西邊的植物園(今傅園前身),並以迴廊連接一號館,方便師生出入。自1911年臺灣總督府林業部成立,臺灣本土植物研究開始獲得重視。

1928年植物資源的調查研究交由臺北帝大理農學部植物學講座接手,由工藤祐舜教授負責。在南進政策的影響下,東南亞及太平洋島嶼等熱帶地區珍稀難辨的植物,經常被攜回臺北帝大附屬植物園種植觀察。故在腊葉館旁留下了許多珍貴的外來種植物。工藤教授過世後,其家屬將他採集的標本捐贈給臺大植物標本館。典藏超過28萬件臺灣原生種標本、千餘份珍貴的模式標本(type specimens),及超過6萬份日治時期標本,臺灣大學植物標本館代表著九十餘年來臺灣植物資源的探勘及研究成果,為國寶級的資產。


引用及參考資料:
1. 劉子銘、楊松翰、蔡明達、劉建甫。2010。Hi!NTU解讀臺大的82個密碼。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64頁。

農產製造工場

興建年代:1931年(昭和六年)
文化資產身分:臺北市府文化局列冊追蹤(2019年01月08日公告)

該建築於臺北帝國大學時期由理農學部釀造學講座(今臺大生農學院農業化學系醱酵化學研究室之前身)管理,該講座主持教授為馬場為二教授。戰後於臺灣大學校園被稱為「農化系工廠」,於1961年改稱「農化系食品工廠」,且在1970年代增建出現今學生事務處住宿服務組辦公區域,目前該建築由校內行政單位作為辦公使用,同時也為校園內信件收發的大本營。

矗立在建築物旁有一高聳的煙囪,高度長達約20公尺,應為當時臺北帝大校園內最高聳的建築物,也是現今少數日治時期殘留的建築煙囪。該建築物主要功能為進行醱酵實驗,搭配鍋爐燃燒產生的熱能,進行丙酮及丁醇的醱酵生產實驗,並於二戰期間肩負起生產替代航空燃料的功能,因此也為二戰期間美軍轟炸的重要標的。


引用及參考資料:
1. 劉子銘、楊松翰、蔡明達、劉建甫。2010。Hi!NTU解讀臺大的82個密碼。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64頁。

理化學教室(今二號館)

興建年代:1931年(昭和六年)
文化資產身分:臺北市府文化局列冊追蹤(2019年01月08日公告)


落成於昭和六年(1931年),與化學校室(今三號館)同為臺北帝國大學最早的鋼筋混凝土(RC)建物。此批建築採仿羅馬風格的折衷主義(eclecticism),外牆貼有褐色的筋面磁磚(俗稱十三面溝面磚),中央山牆處妝點簷底飾帶及浮雕花磚,東西兩側為1980、1988年增建。主要提供臺北帝大物理學、土壤學、化學和地質學講座使用。於1939年開始稱作「理農學部二號館」,戰後初期稱為「理學院二號館」,後被稱為「二號館」至今。

相對椰林大道兩旁臺北帝大建築群中,其建築年代較晚,施工技法掌握較精準,因臺北帝大理農學部空間需求增加,以平屋頂取代斜屋頂建為三層樓的建築。門道與拱窗精緻典雅,木窗皆循臺北帝大慣例的西式上下拉窗,窗框設有重力錘,以滑輪連接。兩側重力錘的總重量與窗框含玻璃相同,故開窗時使用者可以自由控制面積,使窗子停在任一位置。

1934年,荒勝文策教授在此處建造「直線粒子加速器」完成亞洲首次原子撞擊實驗,使臺灣超越日本,躋身世界學術實驗的核心,之後加速器被帶往日本。二戰後,在物理系首任系主任戴運軌教授的堅持下,與早期帝大相關學者及技師於1948年在二號館重建加速器,並進行相關研究,直到1985年因實驗空間不足而被迫除役拆解。2004年在早期技師及參與學者的努力下,將零件重組,現為本校物理文物廳中主要展品,展現臺大物理系早期的重要研究發展。


引用及參考資料:
1. 劉子銘、楊松翰、蔡明達、劉建甫。2010。Hi!NTU解讀臺大的82個密碼。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64頁。
2. 臺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2003。臺大館有殖民時期建物及宿舍調查研究報告。
3. 臺大博物館群編著。2015。標本.文物.我們的歷史:臺大博物館群與藏品精選(增訂版)。248頁。

化學教室(今三號館)

興建年代:1931年(昭和六年)
文化資產身分:臺北市府文化局列冊追蹤(2019年01月08日公告)

落成於昭和六年(1931年),與今二號館(理化學教室)同為臺北帝大最早的鋼筋混凝土(RC)建物。此批建築採仿羅馬風格的折衷主義(eclecticism),外牆貼有褐色的筋面磁磚(俗稱十三溝面磚)。主要提供農業化學講座使用,並於1939年開始稱作為「理農學部三號館」,戰後初期稱為「理農學院三號館」,之後被稱為「三號館」至今。

三號館東西兩側的樓梯窗戶是以隨梯面逐層上升的拱形開窗設計,使得行走於樓梯間時更富節奏,營造空間中移行的趣味。


引用及參考資料:
1. 劉子銘、楊松翰、蔡明達、劉建甫。2010。Hi!NTU解讀臺大的82個密碼。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64頁。

書庫及閱覽室

興建年代:1929年(昭和四年)
文化資產身分:直轄市定古蹟 (1998年03月25日公告)


該建築自臺北帝國大學1929年完工至國立臺灣大學1998年這段期間皆做為這所大學的心臟-『圖書館』功能所使用,收納存放許多珍貴的書籍,以供這所大學的學術研究,培養無數的學者及莘莘學子。

圖書館事務室(前棟)1929年完工後,書庫及閱覽室(後棟)於1931年完工。而戰後經歷三次增建,第一次為後棟東西側增建 (1956年完工)、第二次為前棟事務室東側增建(1972年完工),由張昌華建築師設計與監造、第三次為前棟事務室西側增建(1982年完工),由李瑞昆建築師設計與監造。該建築於1929年經歷五個階段的興築、增建至今日的規模。

舊總圖書館與椰林大道上臺北帝大時期仿羅馬風格的折衷主義(eclecticism)建築群相似,都有著鮮明的建築語彙:山牆、拱窗、日式屋瓦、斜屋頂、入口三道連續拱圈的門廊、筋面磁磚(俗稱十三溝面磚)等。其中作為圖書館的門面-「玄關」最為細緻,玄關設有磨石子地坪、牆面基礎與踏階採用安山岩、牆面鋪貼北投產的磁磚、正立面設有三道連續拱圈開口,表面以沙岩雕刻愛奧尼克柱式、線角與三角幾何形裝修。

1998年新圖書館落成後,舊總圖書館閱覽及藏書等功能移轉至新圖書館內,僅留下部分空間仍做藏書使用。而其餘空間皆為日文系、戲劇系、國科會人文中心等教學研究空間,後棟二樓原先閱覽室則為戲劇系創系初期的古蹟劇場。

2005年陳維昭校長為凝聚全校師生與校友的向心力,同時對校外人士介紹學校歷史,將後棟二樓閱覽室規劃為校史館,原戲劇系古蹟劇場則遷至鹿鳴館二樓。於2010年後棟西側設立人類學博物館。目前該棟建築為文學院、出版中心書店、校史館與人類學博物館所使用。


引用及參考資料:
1. 劉子銘、楊松翰、蔡明達、劉建甫。2010。Hi!NTU解讀臺大的82個密碼。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64頁。
2. 國立臺灣大學市定古蹟原帝大校舍-舊圖書館修復或再利用計畫。

生物學教室附屬硝子室

興建年代:1931年(昭和六年)

於1931年(昭和六年)在生物學教室(今一號館)建築南側設立「生物學教室附屬硝子室」(即溫室),作為該研究使用之溫室,至今仍完好保留。

引用及參考資料:
1. 劉子銘、楊松翰、蔡明達、劉建甫。2010。Hi!NTU解讀臺大的82個密碼。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64頁。

椰林大道

今日臺灣大學的椰林大道為約1932年(昭和七年)臺北帝大時期規劃興建,由園藝學講座助教授中村三八夫及農場助手大沼與惣三郎二人規劃完成,並在校園各處栽植許多本地植物及代表熱帶植物,如今日著名的大王椰子。


引用及參考資料:
1. 凌德麟。2011。從椰林大道之端景談振興草坪與孔子像基地。臺大校友雙月刊第73期。
照片來源:臺大圖書館特藏組

農學教室附屬硝子室

興建年代:1931年(昭和六年)


昭和六年(1931年)開始於農學教室東側興築農學教室附屬硝子室(今園藝學系溫室),並築一長廊將兩棟建築相連接。附屬硝子室於昭和七年3月完工。


引用及參考資料:
1. 劉子銘、楊松翰、蔡明達、劉建甫。2010。Hi!NTU解讀臺大的82個密碼。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64頁。
2. 國立臺灣大學農藝學系網站-系史沿革
3. 臺灣大學文學院洞洞館數位化記錄網站

肥料試驗室及附屬硝子室

興建年代:1932年(昭和七年)

於1932年(昭和七年)設立,為肥料試驗室及附屬硝子室(即溫室),作為該研究使用之溫室,至今仍完好保留。附近的花圃被今日農業化學系暱稱為「小花園」。

文政學部心理學教室

興建年代:1933年(昭和7年)

文化資產身分:直轄市定古蹟 (1998年03月25日公告)

本校椰林大道上臺北帝國大學建築群中,充分嶄露時代特色的,可說非文學院莫屬。佇立在文學院前,鮮明的建築語彙頓然躍入眼簾:山牆、拱窗、日式屋瓦、斜屋頂、入口突出二重三組連續拱圈的露臺跟門廊車寄、少量且簡約洗石子圖徽裝飾、筋面磁磚(俗稱十三溝面磚)等,為臺北帝大仿羅馬風格的折衷主義(eclecticism)建築群中的代表作。

該建築於1929年興建前棟部分,並於1933年及1934年擴建後棟部分,為文政學部心理學教室(今本校理學院心理學系前身)及文政學部土俗人種學教室(今本校文學院人類學系前身)。

建築內部的南向走廊為的是符合亞熱帶的氣候要求,於冬日背對東北季風,於夏日引入東南季風,阻隔炙熱的暑氣,收納冬日和煦的陽光。進入玄關後可看到明亮挑高的梯廳堂皇,為臺北帝大建築群中最精緻優雅的內部陳設。整體設計反映出當時對於臺北帝國大學在人文領域上以臺灣為中心研究華南及南洋的重視及決心。


引用及參考資料:
1. 劉子銘、楊松翰、蔡明達、劉建甫。2010。Hi!NTU解讀臺大的82個密碼。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64頁。
2. 夏鑄九。2010。夏鑄九的臺大校園時空漫步。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183頁。

文政學部土俗學人種學教室

興建年代:1934年(昭和8年)

文化資產身分:直轄市定古蹟 (1998年03月25日公告)

本校椰林大道上臺北帝國大學建築群中,充分嶄露時代特色的,可說非文學院莫屬。佇立在文學院前,鮮明的建築語彙頓然躍入眼簾:山牆、拱窗、日式屋瓦、斜屋頂、入口突出二重三組連續拱圈的露臺跟門廊車寄、少量且簡約洗石子圖徽裝飾、筋面磁磚(俗稱十三溝面磚)等,為臺北帝大仿羅馬風格的折衷主義(eclecticism)建築群中的代表作。

該建築於1929年興建前棟部分,並於1933年及1934年擴建後棟部分,為文政學部心理學教室(今本校理學院心理學系前身)及文政學部土俗人種學教室(今本校文學院人類學系前身)。

建築內部的南向走廊為的是符合亞熱帶的氣候要求,於冬日背對東北季風,於夏日引入東南季風,阻隔炙熱的暑氣,收納冬日和煦的陽光。進入玄關後可看到明亮挑高的梯廳堂皇,為臺北帝大建築群中最精緻優雅的內部陳設。整體設計反映出當時對於臺北帝國大學在人文領域上以臺灣為中心研究華南及南洋的重視及決心。


引用及參考資料:
1. 劉子銘、楊松翰、蔡明達、劉建甫。2010。Hi!NTU解讀臺大的82個密碼。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64頁。
2. 夏鑄九。2010。夏鑄九的臺大校園時空漫步。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183頁。

氣象學教室(今氣象館[俗稱大氣系A館])

興建年代:1934年(昭和九年)
文化資產身分:臺北市府文化局列冊追蹤(2019年01月08日公告)

原為臺北帝國大學氣象學教室,落成於昭和九年(1934年),建築物以逐層退縮方式設計,在臺北帝大時期建築中與畜產學教室(今地質館)類似,坪數依一樓、二樓及三樓逐層遞減,且設有頂樓風力塔,風力塔更有16.75m高。其構造是以鋼筋混凝土建成,部分則以磚為隔間,屋頂有防水及防暑的設計。室內設計則完全依照當時氣象學教室所需之功能,設有「學生實驗室」、「風力風胴實驗室」、「農業氣象研究室」、「恒溫適度調節室」、「圖書室」、「教授及助教授室」、「光象室」等兼具教學及實驗研究的空間,為本校於氣象研究上提供良好的基礎。

臺北帝大氣象學講座隸屬理農學部(1943年理農分家後隸屬農學部),主要以研究農業氣象學為主,因此該建築坐落於當時大學的試驗田旁。而建築東南側則是觀測坪(今大氣科學館現址)。

從老照片可以判斷早期氣象館牆面主要為樸實的灰色水泥牆面,點綴原拱窗磁磚飾帶及中段些許磁磚裝飾。現在氣象館與隔壁大氣科學館[俗稱大氣系B館]皆貼上同樣的米黃色磁磚,呈現一體的風格。

戰後初期為物理學系及農業氣象研究室所使用,約於1955年左右被稱為氣象臺,於1961年被稱為氣象館至今,如今為本校大氣科學系的重要教學及研究的館舍。


引用及參考資料:
1. 洪致文。2013。臺北帝大氣象學講座物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氣候實驗室。65頁。
2. 臺灣建築會。1934。臺灣建築會誌第6輯第4號。228頁。

農業工學及數學教室(今五號館)

興建年代:1935年(昭和十年)
文化資產身分:臺北市府文化局列冊追蹤(2019年01月08日公告)

坐落於臺北帝國大學農學教室(今四號館)南側,並有中央長廊與四號館相接,為當時農業工學及數學講座使用,於1939年開始稱作為「理農學部五號館」,戰後初期為「農學院五號館」。

日治時期臺北帝大農業工學講座高坂知武助教授於戰後依然留任於本校農業工程學系。高坂教授教學熱忱,造育許多農業工學上的人才,此外高坂教授也擔任帝大管絃樂團部長及創辦臺大交響樂團。臺北帝大數學講座由松村宗治擔任講座教授,松村教授在位於五號館內「數學教室」採購相當有規模的數學期刊與圖書,這項經營為日後臺大數學系與其數學圖書館奠立了基礎。

戰後初期該館舍由數學系及農業工程學系共同使用,直到數學系遷走後該館舍則為農業工程學系館使用至今。五號館也可視為本校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生物產業機電工程學系以及數學系的起家厝。

同四號館為臺北帝大其他早期的鋼筋混凝土(RC)建物群的一棟。此批建築採仿羅馬風格的折衷主義(eclecticism),外牆貼有褐色的筋面磁磚(俗稱十三溝面磚)。值得注意的是,五號館中央樓梯與三號館相像,樓梯窗戶是以隨梯面逐層上升的拱形開窗設計,使得行走於樓梯間時更富節奏,營造空間中移行的趣味。

目前五號館西側南北向建築部分為戰後1950年代擴建,而東側也於1990年代擴建過。此外五號館東側於日治時期即有一長廊與農業工學水利實驗室相連接。


引用及參考資料:
1. 劉子銘、楊松翰、蔡明達、劉建甫。2010。Hi!NTU解讀臺大的82個密碼。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64頁。
2. 陳振陽等主編。2004。臺大交響樂團三十七年回憶與高坂知武教授紀念集。221頁。
3. 國立臺灣大學數學系網站

切換地圖顯示區域

昆蟲學及養蠶學教室(今昆蟲館)

興建年代:1936年
文化資產身分:直轄市定古蹟(2017年10月06日公告)

臺北帝國大學昆蟲學及養蠶學教室現今為「國立臺灣大學昆蟲館」,為生農學院昆蟲學系的發跡之處。臺北帝大昆蟲學及養蠶學講座的主持教授為素木得一先生,當時兼任總督府農業試驗所應用動物科科長。由於素木得一教授年歲已高加上學術聲望崇高,因此昆蟲學及養蠶學教室興建於農業試驗所應用動物科建築物(最早稱為「農事試驗場昆蟲部」,今由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管理)隔壁。為方便素木得一教授,特別興建長廊連通兩棟建築物,以供他雨天時來往兩個單位辦公方便。而於2017年7月,昆蟲學及養蠶學教室和農業試驗所應用動物科建築這兩棟建築經臺北市文化局公告指定為古蹟。

昆蟲學及養蠶學教室於1936年6月13日落成,當時的總建築費為六萬元,內部設備費為兩萬元,而一個講座的經常經費為每年六仟元,換句話說,以約十年的經費投資於硬體上。建築外觀不同於椰林大道兩側臺北帝大建築使用「筋面磁磚」(俗稱十三溝面磚),而是採用「Scratch 磁磚」,在當時期校園內的建築當中,是個特別的特色。館內收藏昆蟲標本的壁櫥,陳設與大英圖書館的書櫃相仿。此外,更有著高達三十三萬份昆蟲標本的收藏,其中作為第一次發現而命名的「模式標本」就達一千多件,其珍貴性不言可喻。


引用及參考資料:
1. 劉子銘、楊松翰、蔡明達、劉建甫。2010。Hi!NTU解讀臺大的82個密碼。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64頁。

切換地圖顯示區域

專門部林學實驗室

興建年代:1936年(昭和十一年)
化資產身分:臺北市府文化局列冊追蹤(2019年01月08日公告)

為臺北帝國大學附屬農林專門部的林學實驗室,為一層樓鋼筋混凝土補強的磚造建築,建築呈現L字型。

戰後初期為農學院林學實驗室,後更改為森林學系使用,帶森林系館於1957年在椰林大道底端興建完成後,該館舍則撥給植物學系使用。由建物周圍許多奇特的樹種植物遍部,可以觀察出該建築與「樹木」息息相關的特別關係。目前該建築物為「學生職業生涯發展中心」以及「主計室綜合業務組」所使用。

畜產學教室(今地質館)

興建年代:1937年(昭和十二年)
文化資產身分:臺北市府文化局列冊追蹤(2019年01月08日公告)

原為臺北帝國大學畜產學教室,為理農學部畜產學講座使用,內部空間設有「講義室」、「學生研究室」、「細菌學研究室」、「畜產學研究室」、「殺菌室」、「培養基室」、「組織培養室」等。戰後初期為地質學教室及海洋研究所使用,後由地質學系單獨使用至今。

有別於臺北帝大時期多數建築物,該棟建築物外並無黏貼筋面磁磚(俗稱:十三溝面磚)作為裝飾,僅在建築底層黏貼磁磚,也無山牆等語彙,整體設計上更接近現代主義建築,僅以簡單的水平、垂直線條為主。最特別的是該建築物和氣象學教室(今氣象館)類似,是以逐層退縮方式設計,一樓為L型、二樓和三樓則為長方形配置空間,在臺北帝大時期建築當中顯得相當特別。

中央社記者潘月康攝,1967年11月3日
《走過臺灣一甲子》第132頁

一號線特種道路(堀川)

日治時期,於1932年公布「臺北市區計畫」,於計畫內設計南北方向兩條特種道路,今日的新生南北路即為當時的一號線特種道路,道路中央設有區域性排水幹線渠道,渠道兩側種植垂柳,因此特種道路為兼具區域性排水及都市景觀機能的道路。

特一號排水溝在日治時期也被稱為「堀川」。特一號排水溝於1973年加蓋,成為現今的新生南北路。

照片說明:照片中的木橋為海源冰店(臺一冰店前身)在堀川上搭建的木橋,方便臺大同學來吃冰。
照片來源:臺一冰店古老闆

機械工程館

興建年代:1943年(昭和十八年)
文化資產身分:歷史建築(2015年06月23日公告)

臺北帝國大學工學部於1943年設立,為臺北帝大最後設立的學部。原先規劃於校園東北側興建17棟建築物做為當時工學部教學研究使用,但隨著二次大戰結束日本戰敗後,整個規劃也就胎死腹中。而機械舊館於臺北帝大時期的名稱為「共通講座北棟」,是當時候臺北帝大工學部唯一且第一棟的正式建物,同時也是臺北帝大的最後一棟建築物。

建築外觀特色為屋頂採用木構洋小屋形式,表面為水泥粉光上漆。山牆立面素壁高聳,南北側扶壁柱、兼具通氣排水之用的排氣管柱、日式RC出窗、屋頂三段式防火隔牆,以及多處幾何線腳修飾,如主入口、樓梯下部柱頭、防火牆兩翼收頭、山牆氣窗等。整體有別於帝大時期多數建築為折衷主義式建築,該建築缺少筋面瓷磚(俗稱十三溝面磚),整體表現出筆直簡潔的線條,帶有點現代主義建築的味道。

該建築於2015年公告為歷史建物,而配合工學院綜合大樓二期的興建,將保留東側建築主體、西南側建築立面及牆面,其餘部分將拆除。


參考及引用資料:
1.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2. 臺北帝國大學一覽《昭和十九年》
3. 2009年臺大校園規劃小組報告書《歷史與現況篇》

普通教室(第一代)

興建年代:1955年(民國四十四年)

普通教室為美援撥款建造,興建於1952年,落成於1955年。粉白的牆面搭上橘色的廊柱,教室外側式一整排的蒲葵樹,豔陽下看來,另有一番南洋風味。落成初始被稱為「新教室」,於1960年後的校園地圖上開始冠上「普通」之名,該教室於1991年於原址拆建成現今的「普通教學館」,從兩層樓增為五層樓。早期的普通教室除了作為上課教室之外,也是學生社團聚會的大本營,過往的午休時間,總是傳來一片說說唱唱的聲音,好不熱鬧。

引用及參考資料:
1. 國立臺灣大學校史館《看不見&看得見的臺大》特展

舊化學館

興建年代:1952年(民國四十一年)

化學系是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的元老學科之一,舊化學館為光復後臺大最早蓋建的系所建築,於1952年興建。後來附近又陸續興建化學新館、同位素館、中新館,化學系有很長一段時間分散於這些研究大樓裡。舊化學館於1982年拆除,原址基地興建中研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原分所),並保留舊化學館館內四根希臘科林斯式石柱置於原分所建築西側南面牆上,作為舊化學館曾經存在的痕跡。


引用及參考資料:
1. 國立臺灣大學校史館《看不見&看得見的臺大》特展

家畜醫院及附屬設施區

前美國科羅拉多州農工大學校長兼獸醫學院院長紐森博士(I.E. Newsom, DVS, DSC )應當時政府農復會委託,來臺考察臺灣畜牧獸醫教育及業務概況。在其建議下,農復會與臺灣大學洽商,於舟山路上興建家畜醫院,該院於1955年5月興建完成,開始正式對外診療並接受本校學生實習,為本校動物醫院之前身。

該區其他相關建築有「解剖館及焚化爐」、「紐森館」、「微生物館」、「牛病毒研究室」、「實驗動物館」、「養魚池與孔雀籠」,於舟山路上形成一個大的院落區,提供獸醫相關之服務及教學研究功能,但該區多數建築物隨著1998年總圖書館之興建而多數陸續拆除,基地為今日總圖書館後方之大草皮。

土木系館

興建年代:1955年(民國四十四年)

興建於戰後初期的土木系館,過去是臺大工學院。它的興建打破臺北帝大椰林大道兩側北文政南理農的空間配置傳統亦預告了臺灣社會由農轉工時代的來臨。同時它的落成為臺大校園引入了現代建築元素,以國際新式樣的水平線條與椰林大道帝大建築群的垂直線條展開新的對話。

土木系館是戰後改制為國立臺灣大學初期,由臺大營繕組自行設計的建築物之一。此時期因大環境人力物力缺乏,校園發展較為停頓,因此以興建大量的學生宿舍及臨時教室為主,且皆由校內營繕組人員自行設計,而非出自民間建築師之手。細細觀察這些建築,可以瞭解當時營繕組人員的巧思,不僅在建築外型上沿用模仿日治時期的折衷主義,更在許多建築細節上師法日本人建築設計的巧妙處。


引用及參考資料:
1. 劉子銘、楊松翰、蔡明達、劉建甫。2010。Hi!NTU解讀臺大的82個密碼。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64頁。

校史館地點與交通

故事未完待續...若意猶未盡,歡迎蒞臨臺大校史館參觀。

地址:10617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校總區)

位於大門入口,椰林大道左側約150公尺處。

(捷運新店線公館站3號出口)

開放時間:9:00~17:00,週二暨國定假日休館,特殊預約除外。

國立臺灣大學校史館官方網頁

國立臺灣大學校史館臉書粉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