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代的校總區地圖,概述著臺大空間成長的歷史軌跡與流轉。

 

  


1. 臺北帝大時期(1928-1945)

臺灣大學的前身是日治時期設立於1928年的臺北帝國大學,初期以臺北高等農林學校的校地為基礎而開展。位於水源區所在地的公館,南鄰當時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農業部的實驗農場,西北以瑠公圳為界。從1930年的臺北帝大平面圖來看,校本部的空間可分為北、中、南三區,校園北邊設有田徑運動場,以提高學生體能,校園南邊則以農地為主,分散著小土丘,灌溉著瑠公圳的水道與支流、農舍、田地等等。而位於南北中央的則是教學區,整個教學區是以一條長約三百公尺、寬約七十公尺,巴洛克式的軸線為核心貫串而成。這條氣勢宏偉的大道,不但決定了整個教學區的配置,也決定了整個校園空間的配置。
 【昭和五年臺北帝國大學平面圖(1930年)】(來源自《臺北帝國大學一覽》,臺大圖書館藏)

2. 改制草創時期(1945-1970)



【五十學年度國立臺灣大學校總區平面圖(1961年)】
(來源自50學年度《臺大概況》,臺大圖書館藏)
1945年,臺灣光復,政府接收臺北帝國大學更名為國立臺灣大學。在師生快速成長的壓力下,校總區向四周擴大,並且在校區邊緣興建宿舍,以解決學生的住宿問題,校園空間除了日治時期所建的椰林大道區較有組織與秩序外,其餘地區的房舍均混亂交錯,散布在校區周圍或實習農場的交界處。不過,雖然經費困窘,校總區的建設還是勉力進行,其中許多建設仰賴美援完成。由於物力維艱,一旦爭取到建築經費,即從速尋覓基地興建以避免經費流失,故未曾考量校園的整體品質。在此時期外界機構也開始陸續與臺大訂定契約,在沒有校園整體發展規劃之下,興建如僑光堂(今鹿鳴堂)、中非大樓、國立編譯館(今展書樓)等與臺大無關之建築物,校園因此也塑造出另一種面貌。

3. 社會參與時期(1970-1981)



【六十五學年度國立台灣大學校總區平面圖(1976年)】
(來源自65學年度《臺大概況》,臺大圖書館藏)
此時期是臺大校園與臺灣社會積極互動的年代,在政經情勢漸趨穩定之際,臺大在原本的農醫發展方針之外,理工商類的科系也開始受到重視,這個時期校總區積極向外回收土地,維護校產,同時開始進行校園景觀的建設,提供安全優美的環境,並開放給校外人士共享。於是臺大與校外單位或團體,合作進行多起的建設,由臺大提供土地,校外單位出資,產權則歸臺大所有,因而對校園空間形成了深刻的影響,校舍建築反應了國際間流行的現代風格,如研究圖書館、志鴻館、慶齡工業研究中心等均屬此種風格,造型簡潔、結構外露,機能清晰,這也是當時所盛行的國際樣式。在這種樣式之中各國建築原有的地域性與歷史性全被清除殆盡,於是臺北帝大建築中所使用的豐富語彙消失,建築全成了鋼筋混泥土所構成的樑柱牆面與門窗開口等機械性組合,因而不能與臺大原有的校舍風格相配,形成歷史斷層,從而破壞了校園整體環景的景觀和諧。

4. 校園自主時期(1982-2001)



【七十五學年度國立台灣大學校總區平面圖(1986年)】
(來源自75學年度《臺大概況》,臺大圖書館藏)
進入1980年代,臺灣社會在這個時期走向民主自由,臺大也順此風潮發展校園民主,並朝國際一流大學邁進。在自主的原則下,臺大再次出現了一批充滿歷史語彙與文化象徵的建築大樓,早期建築的歷史語彙與形式,如山牆、圓拱、假石、面磚等又重新出現在這個時期的建築上,不但調和了新舊建築的形式問題,而且延續了臺大校園的歷史風格。1984年9月30日,臺大正式設立校園規劃小組,從此校園規劃已納入一個可以公開依循與交換意見的制度性常軌。在此時期,因應社會發展以及校園人口的成長,校總區出現了一批大型建築物,其中代表性的建築包括綜合體育館與新總圖書館。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開始營造椰林大道,舟山路「綠色生活廊道」與瑠公圳復育計畫,這些場所的空間性質,和以往的建設全然不同,顯現出更豐富的人文思維,代表臺大正向新的境界邁進。

5. 更新開拓時期(2002-至今)



【2006年國立臺灣大學校總區地圖】
(臺大校園規劃小組提供)
臺灣邁入新世紀後,隨著高度的經濟建設與發展、民主開放後,社會不但要開拓新局,亦需更新舊貌,因此都市更新與民營化兩大課題為重要的發展焦點。此時期也是本校校園更新與開拓等種種考驗的開始,以校史館為首的「臺大博物館群」是最具代表性的更新,其他舊館舍的拆除,如舊化學館與舊地理系館,則提供校園空間整合的機會。校園道路建物之命名與標示、「校園文化資產詮釋課程」與種種介紹性書籍的誕生,則以軟性訴求改變了人們對校園的認知。但另一方面,在教育部的大學財務自主政策,與本校追求卓越精神的前提下,此時期新校舍的建設開展,也充滿著抉擇與考驗,面對傳統要如何取捨?面對未來,何謂好壞?在在都考驗著臺大人的智慧。


◆ 大力士拼圖

動動手,拼拼看,
看似簡單的六面立體拼圖,
你拼得出六張地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