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聯招時代,闈內人員無論負責的工作是從哪一階段開始,大家都是同時間「唱名入闈」,等考試結束後再同時出闈。據報載,大考中心成立後,民國84年春天推薦入學甄試的學科能力測驗已經出現兩階段入闈,當時闈場在國家闈場;夏天舉行的指定科目考試至晚在97年亦採行此一制度。所謂分批入闈就是審題教授、試考生和闈場幹事先行入闈,等考題確定後,印題人員才入闈工作。

至於試卷,過去聯招時代臺北以外的考區無論路程遠近,皆於考試前一天同時「唱名出闈」;結果,有一年因為天候因素,金門考區飛機無法起降,只好改派直升機以「丟包」方式運送試題,著實令聯招會神經緊繃到了極點。近十多年,大考中心接辦大學入學考試,多了一處馬祖考區,天候變素更形複雜,因此試題改為三階段分批「唱名出闈」。金門、馬祖離島地區,試題在層層嚴密監控下於考試前兩天提前出闈去搭飛機或是輪船;至於本島臺北以外的試題則依往例考前一天才出闈,各自搭乘卡車、巴士(古早時候,試題還坐過火車)奔赴試場;臺北考區則是考試當天大清早才進行領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