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頭森林遊樂區的設置為實驗林這一時期的重點。溪頭營林區的功能最早僅供臺大農學院包括森林系在內師生教學實習及試驗研究,並未考量民眾觀光和遊憩之功能。直至1970年,溪頭營林區已自然形成一處國內著名之旅遊景點,實驗林有鑑於環境變遷的迫切需要,並藉以配合各項教學實驗、試驗研究的結果,推行多目標的經營示範。幾經規劃運籌,臺大實驗林溪頭森林遊樂區於1970年11月10日成立,正式對外開放參觀遊覽。

溪頭遊樂園區成立後,每年吸引絡繹不絕的遊客來區參觀,並且許多機關首長也都曾蒞臨視察參觀。在此時期,實驗林奠定了穩定的建設基礎與全新的經營方向,是實驗林成長發展過程中極為關鍵的一個時期。

   

溪頭森林遊樂區(今溪頭自然教育園區)剛成立時之售票口。本區於1970年11月奉准成立,並開始向遊客收取清潔維護費,當時全票票價為3元,半票票價為1.5元。(1971年拍攝,劉枝明提供)
 
溪頭森林遊樂區舊票口近況。
(2013年拍攝,洪志遠提供)
 
強制拆除溪頭森林遊樂區停車場邊違建攤商。(1973年拍攝,葉永廉提供)



1967年溪頭營林區興建餐廳一棟,以解決教學實習及一般遊客的餐飲問題。溪頭餐廳旅社成立初始,僅有員工四位,包含經理一名(外聘)、會計一名,另雇二名退伍老兵負責雜役,因陋就簡即開始營業。

「當時交通不便,補給困難,餐廳仍以土灶煮飯,地鍋炒菜,燃料以木材為主,偶有燃料熄火,工作人員尚需翹臀吹風,使其火苗再生,環境之艱困,可想而知。有關住宿問題,當時溪頭營林區內,僅有木造房屋一棟,提供實習學生寄宿之用,並無多餘房間可供一般遊客使用,後再經臺大同意,趕建鳳凰賓館一處,配合既有木造房屋,勉強解決房舍需要。至於餐飲的供應、住宿客人房間之整理,皆由四位工作人員全權處理,整日工作,無上下班之分,所謂創業維艱確是實際情況的寫照也!」

~摘錄自顏秉貞〈「溪頭餐廳旅舍」之源起與貢獻〉《臺大實驗林跨世紀前之回顧》

 

溪頭餐廳初建成時。(1966年拍攝,路統信提供)
 
溪頭餐廳變成生態展示中心後的近況。(2011年拍攝,洪志遠提供)



 
農藝系同學為響應臺大第一座森林遊樂區的誕生,並為「搶頭香」,相約前往一遊。照片中可以發現當時的遊憩設施相當簡單,車道及步道仍保持自然的泥土路面,沿途欣賞挺拔高聳的樹群,林濤不斷,清風送涼,讓人渾然忘卻塵囂。(1970年7月拍攝,郭俊開提供)

   

臺灣省政府黃杰主席一行人參觀溪頭營林區苗圃情形。(1963年拍攝,葉永廉提供)
 
立法委員一行人參觀水里木材利用實習工廠,由高化臣主任陪同。(1963年拍攝,葉永廉提供)
 
教育部黃季陸部長由臺大錢思亮校長陪同蒞臨溪頭營林區視察,並在神木前留影。(1963年拍攝,葉永廉提供)

   

國防部蔣經國部長一行人蒞臨溪頭營林區參觀,由實驗林吳振揚主任陪同,在學生宿舍(原木造紅樓)前留影。(1969年5月25日拍攝,葉永廉提供)
 
蔣故總統伉儷於溪頭神木區與青年學生合影留念。(1970年3月8日拍攝,葉永廉提供)
 
農學院退休教授於神木前留影。照片背面說明:「民國62年九月六日農學院劉院長棠瑞招待本院退休教授:楊守紳、劉伯文、盧守耕、黃希周、易希陶、周楨、王益滔、諶克終,以及前總務長黃德馨等人,至溪頭營林區小遊,並由各系系主任作陪,同在紅檜神木前合影留念。農學院院長劉棠瑞(前排左一)於1973年9月暑假期間接待第一屆農學院屆滿七十歲以上退休教授到溪頭旅遊,在紅檜神木前合影。」(1973年9月6日拍攝,路統信提供)

 

嚴家淦總統和家眷蒞臨溪頭森林遊樂區參觀並在神木前合影留念。(1973年10月24日拍攝,葉永廉提供)
 
李總統登輝參觀溪頭森林遊樂區時由實驗林莊秀幸小姐擔任解說工作。(1991年7月20日拍攝,葉永廉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