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花

臺大人沒有不知道臺大的校花–杜鵑花。
每年三月間,杜鵑花最美麗的季節,臺大有個「杜鵑花節」的盛宴,一定要來感受一下「杜鵑花城」的風采喔!

於臺北帝大時期,已在校園零星栽植少量杜鵑,品種推測應以臺灣淺山低海拔分布之原生杜鵑種類為主,如:金毛杜鵑、烏來杜鵑。民國37至38年間,園藝系杜賡甡教授在六張犁一帶山區採得野生種唐杜鵑(R. simsii),引入校園內栽培,發育良好。

民國39年(1950)底,傅斯年校長積勞成疾辭世,全校師生為感念哲人,分別設立傅鐘和傅園,事務組朱仲輝主任至六張犁附近農家收集杜鵑花苗250株(經陳貴技正鑑定,至少含前述唐杜鵑及皋月杜鵑之一種R. indicum等),廣泛植於校園中,此應是臺大第一次較大規模栽種杜鵑之始。

目前臺大校園內最主要的種類卻是從日本引入的「平戶杜鵑類」。平戶杜鵑類於1925年起由山本義信氏由日本地區陸續引進,最早是種植在陽明山,其後陽明山山仔后工作站楊紹溥主任與臺大園藝系杜賡甡教授接洽轉植臺大,學校方面欣然同意,於是大量杜鵑花和一部分茶花,就此被安置在椰林大道兩旁,不數年的工夫,杜鵑花季就成為臺大校園的一大盛景,因此漸有「杜鵑花城」之美稱。

學校並自86年起,於每年杜鵑花盛開時期,舉辦「杜鵑花節」系列活動,以增進臺大與外界的溝通與交流。
目前校園中最常見的平戶杜鵑品種有:深粉紫色,花心有紅色斑點的「豔紫杜鵑」;白色花而花心帶有青黃色的「白琉球杜鵑」;白色帶有紅色斑點或條紋的「雪白杜鵑」;粉紅色帶有紅色斑點的「粉白杜鵑」及花色磚紅色、花期較晚的(約四月中旬)的「大紅杜鵑」。

臺灣原生杜鵑中,除零星存在的唐杜鵑和金毛杜鵑外,校園中尚有幾株國寶級的烏來杜鵑。烏來杜鵑原生地為北勢溪上游,因翡翠水庫的興建,致使其原生地滅頂,目前要在野外看到野生的烏來杜鵑極其困難,故更可見其珍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