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期水圳、農業機構及學校

瑠公水利組合

臺灣總督府於1901年(明治34年)頒布〈臺灣公共圳埤規則〉,瑠公圳與霧裡薛圳被納入為公共埤圳,後續並將該兩條水圳等公共埤圳整併為「公共埤圳瑠公圳組合」,並於1907年編列工程費進行瑠公圳水圳之主幹與幹線合併工程。瑠公圳與霧裡薛圳的圳道合併工程,是將原本霧裡薛圳與瑠公圳於景尾街直向公館街並行的圳道全部掩埋,改為道路。分布於大加蚋堡林口庄和頂內埔庄的圳道,則因為兩圳共用的緣故,而形成如埤池搬寬廣的水道。

《瑠公水利組合圖》,1939年〈昭和14年〉,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藏。

《瑠公水利組合圖》,1928年〈昭和3年〉,農業部農田水利署瑠公管理處藏。

瑠公水利組合取入口附近圳路內面工(《 臺北州水利梗概》,1934年,面12,臺大圖書館特藏組藏)。

特一號幹線

日治時期,於1932年(昭和7年)公布「臺北市區計畫」,預計將臺北打造能容納60萬人之大都會所規劃出來的都市計畫,故於計畫內設計南北方向(以順應臺北盆地的坡度)的兩條特種道路,今日的新生南北路即為當時的特一號幹線,幹線道路中央設有區域性排水渠道,兩側種植垂柳,為兼具區域性排水及都市景觀複合機能的道路。特一號幹線於1937年開鑿,並於1942年完成,在日治時期也被稱為「堀川」,而於1973年(民國62年)加蓋,成為現今的新生南、北路。

1957年(下圖)與1974年(上圖)航照圖疊圖。紅框內為今新生南路走向,於1957年航照圖可以清楚看到新生南路中間有著一條水溝(新生特一號排水溝)。於1973年新生特一號排水溝加蓋成為現今新生南、北路樣貌。

臺大人吃冰的老去處,臺一牛奶大王,他的前身在今日綜合體育館對面的新生南路上,當時店名叫做海源,店家古老闆自行搭建木板橋跨在特一號幹線上(不過,當時多數人都誤稱它為瑠公圳),方便臺大同學們(特別是來自舊僑生宿舍裡的東南亞僑生)來吃冰。(臺一牛奶大王提供)

臺北農事試驗場與臺北高等農林學校

日本統治臺灣(1895-1945)之前,就針對臺灣的農產資源有一定的掌握。於治臺初期,優先考慮對具有商業潛力的作物進行栽培,並深信農事試驗場的設置有助於推動作物的研究與改良。1897年,分別於臺北縣、臺中縣、以及臺南縣設置農事試驗場。臺北試驗場在1897年選址於大龍峒,至1899年又於東門外舊兵營新築館舍,成為臺北農事試驗場主要場址。臺北農事試驗場的業務涵蓋了「農作物栽培」、「養蠶試驗」、「家畜飼養」和「農產物製作」。

時任「殖產局代理局長」的新渡戶稻造提出建議,建立由總督府直接管轄的中央農事試驗場。於是在1903年,原先分布在臺北、臺中、臺南的農事試驗場被一一廢止,在大加蚋堡頂內埔庄的土地上,正式成立了「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

從水源地眺望校舍(《臺北高農林學科第一回卒業記念アルバム》,1928年。臺大圖書館特藏組藏)。本張照片由現今水源地接近寶藏巖的地方往臺北高農校舍眺望,可看到現今臺大的行政大樓,也可以看到周遭水田。

農業部前(《臺北高農林學科第一回卒業記念アルバム》,1928年。臺大圖書館特藏組藏)。本張照片為臺北高等農林學校林學科學生於中央研究所農業部(原臺北農事試驗場)合照,照片中之銅像為首任場長-藤根吉春。

學校後門通往宿舍的道路(《榕畔會史:(榕畔會史:臺灣における高等農林教育のあゆみ)》,1978年,榕畔會發行。)本張照片為臺北高等農林學校後門(約今日小木屋鬆餅處)往當時的學生宿舍(躬稼寮)看過去的方向,遠端可眺望到蟾蜍山以及山腳下的農事試驗場本部以及農田。

根據1913年的《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創立十年紀念》 記載,首任場長藤根吉春闡述了選擇在蟾蜍山創建農事試驗場的緣由。其中特別指出在灌溉資源方面,該地得以利用「瑠公圳」和「霧裡薛圳」這兩條重要的水圳,提供穩定的水源供應,可以看見當時水圳的資源也間接影響農業機構的設立選址。

因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為日本國內產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繁榮,引發了一場向南擴張的熱潮(傳統上稱為大正南進期)。臺灣被視為南進政策的重要基地。為從多方面推動南進政策,其中「南進要員的培訓」,透過兩次臺灣教育令頒布,並設立或改制了各種專門學校。

在這樣的背景下,「總督府農林專門學校」成立了。該校在創立初期與當時的高等商業學校共用舊總督府廳舍(清代時期欽差行臺的建築),並由阿部丈夫擔任校長。在1922年,因應新臺灣教育令的實施,學校改名為「臺灣總督府高等農林學校」,並由當時的中央研究所農業部部長大島金太郎接任校長,學校也在日後遷入位於臺北市富田町47番地的正式校址(富田町原本是頂內埔庄)。

值得一提的是,該校的師資和地點與中央研究所農業部(前述總督府農事試驗場整併入中央研究所的單位)有著密切的聯繫,可以說是早期農事試驗場其中農事講習轉變為學校化的結果。

臺北高等農林學校在1928年3月隨著臺北帝國大學的成立,被併入該校,成為了「附屬農林專門部」。學校的校舍和校地也被納入了臺北帝大。然而,到了1943年,附屬農林專門部脫離了臺北帝大,遷移至臺中,更名為「臺灣總督府臺中高等農林學校」,這也是今日「國立中興大學」的前身。

臺北帝國大學農業工學講座

臺北帝國大學於1928年(昭和3年)3月17日成立,下設文政學部及理農學部。其中理農學部於創校時設立六講座「植物學、動物學、地質學、氣象學、化學、生物化學」,直到1928年12月27日於敕令287號改正〈臺北帝國大學講座令〉中,「農業工學」講座始得設立。

農業工學講座首任教授為杉村鎮夫,於臺北帝國大學創設前,以總督府高等農林學校身份赴任,並於1930年正式上任臺北帝大農業工學講座教授,同時由高坂知武擔任助教授。杉村教授負責教授農業土木學和水利學,高坂知武負責農業機械學及電機工程學,也是現今校內「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和「生物機電工程學系」系出同源的原因。於1934年設立農業工學講座水利實驗室,而在1935年暑假杉村鎮夫教授因病逝世,後於1938年由牧隆泰教授來臺接任講座教授一職。

高坂知武教授(林寬宏提供)

臺北帝大牧風會與臺大農工系學會布條
該布條符號也印製於「五號館物語」書本封底,右邊為「臺北帝國大學牧風會」(臺北帝大農業工學科同窗會),左邊為「國立臺灣大學農業工程學系同學會」,象徵在五號館,由臺大農工傳承延續過往的帝大農工。 註:「農業工程學系」後來漸次分為「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及「生物機電工程學系」。

老年的牧隆泰教授(甘俊二提供)

牧隆泰教授有感於臺北帝大創校以來僅有一位學生從事農業土木相關研究並提出畢業論文,因此積極於理農學部教授會提出將原先「生物學科、化學科、農學科、農藝化學科」廢止,改以「專攻」制度,經過各種努力溝通後,終於在1940年理農學部廢止原先四學科改以八個專攻(植物學、動物學、地質學、化學、農學、農業經濟學、農業土木學、農藝化學〉,自此於學生入學上,開始有正式的「農業工學」專攻可以選擇。

杉村鎮夫教授特別關注農業上水資源運用效率的研究,認為需計算作物的用水量,以做灌溉用水計劃,藉以管理水資源的運用和調配。

牧隆泰教授則是以臺灣的熱帶氣候和農田水利,將農業工學分為「灌溉與田地用水技術、取水技術、明渠與暗渠輸水技術、馬達和鑿井技術、土地開挖技術、濕地開拓技術、耕地區域規劃和國土規劃」等八個部分。除教學外也參與新竹海埔新生地開發、宜蘭冬山河堤防、取彰化濁水溪沉積土做土壤改良等工作,成果斐然。

牧隆泰教授對於農工講座的影響,也讓後來帝大農工講座的同學會,以其之名命為「牧風會」,更出版《五號館物語》作為該講座師生的回憶書籍,成為臺北帝大數十個講座一個特別的存在。

五號館物語
為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農業工學講座同學會刊物,裡面記載臺北帝大沿革、農業工學講座之進程、牧風會與臺大農工系之羈絆,以及各畢業生、老師的回憶文章,雲端連結為節錄臺北帝大農工講座教授牧隆泰及助教高板知武的回憶文字(游景惠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