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時期臺北農業灌溉有三條主要的水圳「大坪林圳、霧裡薛圳、瑠公圳」,其中大坪林圳主要灌溉新店地區,與臺大校總區無關,本特展略而不提;至於霧裡薛圳,又稱內湖陂或周七股圳,因水源來自霧裡薛溪(即今日的景美溪)而得名。霧裡薛圳主要灌溉區為臺北平原西側,為臺北平原的第一條大圳。
根據日治時期業主呈報給臺灣總督府的歷史沿革資料,霧裡薛圳於1724年(雍正2年)10月由墾戶相議興建。但工程到半途時資金短缺,便由十位周姓人士合七股挹注二萬銀元資金,陳元利提供儲水的埤地,才使得霧裡薛圳於乾隆初年竣工。
霧裡薛圳流經公館臺大校總區周圍的羅斯福路、溫州街一帶,並在九汴頭(臺大綜合體育館對面的溫州街附近)分叉三個主要支線,其中一條支線流經校總區北區綜合體育館南側。現今霧裡薛圳多數圳道雖已掩埋,但公館地區及臺大校總區內仍可以見到許多過往水圳流經的痕跡。在校總區管理學院二號館及第二學生活動中心附近仍可以看到沿著當時圳道掩埋處所搭起的圍牆,圍牆線條可以和舊有地圖上河道線條重合。
清朝時期郭錫瑠(1706-1765)因察覺其灌溉主要水源-柴頭埤(今吳興街284巷)水量已漸不足,遂有了在新店溪上游青潭溪築埤,引水灌溉的想法。因故大坪林圳先從青潭溪引水,因此郭錫瑠遂改自於今之碧潭的新店溪築埤引水,水圳一路經過大坪林庄(新店主要的平原地帶)、萬盛庄(景美近新店溪的平原地帶)再至大加蚋堡各街庄。
水圳在通過霧裡薛溪時原先採用在溪流上方架設渡槽,最初設計為平底木梘,然而完工後被民眾當作橋樑使用,因人為踩踏因此常常損壞。郭錫瑠再嘗試利用去底水缸連接成暗渠的工法,雖然一度讓圳水流通,但不久卻因為洪水爆發而毀壞殆盡。郭錫瑠經此挫敗,加上資金耗盡,導致心理煩悶而病倒,於1765年過世。
郭錫瑠之子郭元芬接替父志,首先面對三個挑戰,其一是水圳渠道如何通過大坪林庄及大坪林圳;其二是如何將圳水跨過霧裡薛溪;其三則是資金問題。
第一個問題,郭元芬和大坪林圳所有人簽訂合約,同意讓其以木梘將圳水橫越大坪林圳,但得保證整段工程不會影響大坪林庄的灌溉。第二個問題,郭元芬捨棄水缸暗渠的工法,採用原先在溪流架設渡槽的作法,但把原本平底木梘改成尖底槽的菜刀梘,防止行人在上行走。最後資金問題,郭元芬與萬盛庄的官佃們重新訂定合約,取得圳道通過的權力和工程所需的資金;同時將原先和大坪林共用的圳頭取水口改至碧潭現址,新築的圳路被稱為下埤大圳。
透過史料觀察,瑠公圳最遲於 1778年(乾隆 43年)即已通水灌溉大加蚋保的三塊厝及大灣庄 (大安庄,約今之大安區〉;1870年(同治9年)的《淡水廳志》記載瑠公圳主要灌溉了大灣庄(今大安森林公園、仁愛圓環等區塊)、林口庄(寶藏巖一帶〉、古亭(倉頂)庄部分、下內埔庄(今國家地震中心一帶)、頂內埔庄(今臺灣大學)、朱厝崙庄(今遼寧夜市)部分、六張犁庄、五分埔庄、車罾庄(今松山延吉街)、中崙庄部分、上塔悠庄(松山近內湖一帶)等,最後在劍潭對面的犁頭標(今花博大佳河濱公園區)入北港大溪(今基隆河),灌溉面積達一千兩百餘甲(約11,639,004 平方公尺)。
從清代契約來看「瑠公圳」最早於乾隆年間被稱呼的名稱有:青潭溪大圳、大坪林圳、大坪林青潭大圳、甚至也被記載為大加蚋圳。直至清代道光年間以後才有「瑠公圳」之稱呼。
▴
1945、1957、1974航照圖(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藏)
比對三個年代航照圖,看得出瑠公圳走過土木系基地及於校內慢慢加蓋消失。
為早期引水、擋水的工具,由竹編的構造,裡面塞入石頭,放在河床導引水流。相傳施世榜於 1709-1719 年(康熙 48-58 年)開鑿彰化八堡圳時,苦於如何將湍急的濁水溪導入圳內,因此用重金廣徵方法解決,後由一位自稱「林先生」傳授石笱的技術,讓八堡圳得以完成。
清代時期即有漢人移民於公館定居,依偎著水圳及山丘在此開墾。清朝末期至日治時期地名為「頂內埔庄」與「下內埔庄」,頂內埔庄今日範圍為臺大校總區絕大部分區域,下內埔庄約略為臺大校總區東南區的範圍。清代時期臺北三大水圳的其中兩條「霧裡薛圳」和「瑠公圳」於頂內埔庄與下內埔庄流過,提供墾拓的先天利基。其中林氏一族與陳氏一族各別興建「林氏古厝」及「芳蘭大厝」並發展較具規模聚落,這兩個房子也依循「背山面水」的方式營構,各別面著「霧裡薛圳」和「瑠公圳」反映當時民宅興建時的特色。
於乾隆年間,由林臣仲、林臣田(又有一說為林臣團)兄弟合建後世所稱的「林氏古厝」,並成立「林永利」公司,作為早期移墾的據點。林氏古厝連同建築及周遭土地於1987年(民國76年)被臺大徵收,而林氏古厝也連同周遭聚落於1994年被強制拆遷,連帶古厝後方小山丘「龜山」也被剷平。
目前校內「伯公亭」的土地公、土地婆及虎爺的塑像為原先聚落信仰中心—土地公廟「福德宮」內的塑像。因校內尊賢館興建而需拆除福德宮,為保留和尊重原先住民的信仰中心以及感念早期聚落住戶,後於尊賢會館旁興建「伯公亭」以玆紀念。
芳蘭陳家渡臺祖師陳振師於1806年(嘉慶11年)所興建「芳蘭大厝」於下內埔區域定居拓墾。陳振師子孫於1876年(光緒2年)在芳蘭大厝旁興建義芳居、於1898年於義芳居對面興築玉芳居,早期合稱『芳蘭三塊厝』。芳蘭三塊厝今僅存兩塊,玉芳居拆除後原址興建本校第二代男七舍(1987年落成,位於芳蘭路、長興街交叉口);義芳居由陳家後人居住,而芳蘭大厝於1988年(民國77)隨著周遭土地徵收成為臺大校地,目前由校方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