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期 | 學部與研究機構等 | 學科與專攻等 |
1928年 創校時 |
文政 理農 附屬農林專門部 |
文政:哲學科、史學科、文學科、政學科 理農:生物學科、化學科、農學科、農藝化學科 附屬農林專門部:農學科、林學科 |
1945年 二戰 結束前 |
文政 (1928) 醫 (1936) 理 (1928/1943) 農 (1928/1943) 工 (1943) 預科 (1941) 附屬醫學專門部 (1936) |
文政:哲學科、史學科、文學科、政學科 醫:附屬醫院 理:化學科、動物學科、植物學科、地質學科;附屬植物園 農:農學專攻、農業經濟學專攻、農業土木學專工、農藝化學專攻、獸醫學專攻; 附屬農場 工:機械工學科、電氣工學科、應用化學科、土木工學科 預科:文科、理科(理農類、醫類、工類) 附屬醫學專門部 |
熱帶醫學研究所 (1939) | 熱帶病、熱帶衛生、細菌血清、化學、後生醫學等五科 | |
南方人文研究所 (1943) |
第一部(研究南方之政治、法制、財政、經濟) 第二部(研究南方之文化與民族) |
|
南方資源科學研究所 (1943) |
第一部(研究南方農林家畜之品種改良) 第二部(研究南方農林產品之加工) 第三部(研究天然資源之理化學與地質調查) 海南島榆林實驗所 |
![]() ![]() |
左 :臺北帝大工學部(烏蔚庭提供) 右 :臺北帝大預科(篠田嘉道家族照片) |
![]() ![]() |
![]() ![]() |
上 :熱帶醫學研究所於1939年設立 ──《臺灣總督府府報》,1939/4/28 |
上 :1943年設立南方人文研究所、南方資源科學研究所。 ──《臺灣總督府官報》,1943/3/20、1943/4/3 |
文政學部自成立以後,因應授課教師出身而形成了「東大」與「京大」兩個系統,例如哲學講座的東洋哲學、南洋史學屬於東大派,東洋倫理學、哲學史則屬於京大派。史學科的東洋史學、南洋史學是東大派,國史、西洋史屬於京大派。文學科國語學、國文學第一講座為京大派,第二講座則是東大派。
文政學部之外,理農學部也有派閥問題。理農學部設置細節與師資延聘多半依照大島金太郎之決定,有強烈札幌農校的影子(大島是札幌農校早期畢業生)。由於理農學部多半教授幾乎師事於大島,加上輩分較高,因此尚能壓制並協調學部內理學及農學兩方人馬;但大島過世後,理農學部內嫌隙日益檯面化,因此走上「理農分家」一途。
兩派系統教授的不合,在1935年達到高峰,該年二月《臺灣日日新報》提到了文政、理農兩學部的人事鬥爭。報導提到,文政學部在1928年到1935年之間,都沒有聘入專任教授。
本網站之所有圖文內容版權為國立臺灣大學校史館所有,請勿任意轉載或擷取使用 © Gallery of NTU History. All Rights Reserved.
如有任何問題與建議,歡迎您與我們聯繫。 TEL:+886-2-3366-3818 FAX:+886-2-3366-3817
E-Mail:historygallery@ntu.edu.tw Facebook : www.facebook.com/NTU.HistoricalGallery